二维码
企商汇B2B供求信息平台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行情 » 正文

深圳市首批未来产业集聚区授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9 10:42:04    浏览次数:154    评论:0
导读

5月10日,深圳市首批未来产业集聚区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深圳市政府副市长陈彪、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蔡羽、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副主任徐志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钟海、深圳市规

5月10日,深圳市首批未来产业集聚区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深圳市政府副市长陈彪、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蔡羽、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副主任徐志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钟海、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副总规划师段启武等有关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和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出席授牌仪式和新闻发布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主持授牌仪式和新闻发布会。   会上,陈彪代表深圳市政府向未来产业集聚区各单位授牌并讲话。深圳市经贸信息委与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加强未来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等有关方面的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是深圳市引导未来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推进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圳市今年启动首批7个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包括龙岗阿波罗未来产业集聚区、南山留仙洞未来产业集聚区、龙华观澜高新园未来产业集聚区、大鹏坝光生命健康未来产业集聚区、坪山聚龙山智能制造未来产业集聚区、宝安立新湖智能装备未来产业集聚区以及深圳高新区北区未来产业集聚区。   规划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的背景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深圳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是国家对深圳的新定位和要求。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已将其列入《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从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出发,立足当前科技产业发展形势,在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战略性提出启动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包括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搭建十大生产 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和推进十大人才工程。这“十个十”是市政府主动谋划、前瞻布局,积极争取新资源、构建新平台、拓展新路径所下的一步“先手棋”。其中,规划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就是围绕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经济、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领域,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比较完整、龙头企业主导、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聚区,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   规划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的总体目标   未来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一是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示范区。发挥未来产业集聚区吸引创新资源、带动自主创新的独特作用,集聚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资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集约紧凑、结构完善、产城融合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示范区。二是打造深圳质量的标杆区。深圳始终把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追求,用发展质量对冲成本的劣势,赢得发展主动。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就是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端化运营,建设高质量未来产业集聚区,加强质量、标准、品牌、信誉一体化建设,以标准提质量,以质量塑品牌,以品牌树信誉,以信誉赢市场,全面提升产业质量。三是打造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着重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和未来产业集聚区以点带面作用,引导全市未来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把集聚区建设成为深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20年,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培育2—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我市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规划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的推进思路   按照“梯次规划、有序推进”的思路,2017年先行启动建设7个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未来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0年取得明显成效。另外,深圳宝安大空港、龙岗国际低碳城、光明凤凰城、南山蛇口等其他备选以及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其他区域,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列入后续建设计划,形成梯次规划建设格局。为加快推进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市政府成立了未来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专责小组,由陈彪副市长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经贸信息委、科技创新委、交通运输委、规划国土委、统计局、金融办、投资推广署和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专责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信息委,具体协调推进集聚区建设。   首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首批启动建设的7个集聚区涵盖生命健康、军工、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规划用地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超2000亿元,其中有3个位于全市重点开发区域范围内。   (一)龙岗阿波罗未来产业集聚区。位于龙岗区园山街道,北侧紧邻国际大学园、龙岗中心城,东侧地接宝龙科技城,西侧毗邻横岗中心区,规划用地面积16.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启动区面积1.5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军转民”、“民参军”等军民融合产业和无人机、航空电子、卫星导航、航空航天材料等产业,打造成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引领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验区。集聚区已引进光启理工研究院、中航智无人机和邦彦信息技术等军民融合未来产业项目,到2020年,预计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55家左右,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南山留仙洞未来产业集聚区。位于留仙大道以南,石鼓路以西,茶光路以北,创研路、留新路和一号路以东合围的区域,北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规划用地面积1.3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机器人、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集聚未来产业领域的总部企业和高增长科技型企业,打造以未来产业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为特色的综合性未来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已引进大疆创新、航天科工、乐普医疗等行业代表性企业,到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额400亿左右,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三)龙华观澜高新园未来产业集聚区。位于梅观高速以西、环观南路两侧,以观澜高新园为核心,包括横坑水库周边区域,规划用地约7.03平方公里,以观澜高新园区为核心。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等未来产业,打造综合性未来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和自主创新基地。集聚区现已入驻国内外上市企业11家,形成以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包括华润三九、致君制药、三一科技、汇川技术、英飞拓等,到2020年,预计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产值规模超过300亿元。   (四)大鹏坝光生命健康未来产业集聚区。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坝光片区,是深圳国际生物谷核心启动区,规划用地面积9.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命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生命健康服务、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打造集科研、孵化、教育、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全球生物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和深圳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到2020年,集聚区预计总投资600亿元,引进一类新药2个、 创新平台1个、省级创新平台2个、高水平医学机构4个、特色学院1个,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   (五)坪山聚龙山智能制造未来产业集聚区。位于坪山区聚龙山片区,规划用地面积6.7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基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基地。集聚区现已进驻雷柏科技、佳士科技、昂纳科技、中芯国际、鸿合创新等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骨干企业,正在建设和引进联想科技城、联懋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到2020年,预计总投资超120亿元,产值规模达1000亿元。   (六)宝安立新湖智能装备未来产业集聚区。位于福州大道以北、凤塘大道以南、松福大道以东、宝安大道以西,以及宝安大道以东立新湖片区,规划用地面积7.1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汽车、电子、航空、军工等领域智能装备,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全球激光产业高地。集聚区内已有以大族激光、艾默生网络能源、伟创力、理光高科技、日立金融设备系统、长盈精密等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到2020年,预计总投资达150亿元,产值规模超过800亿元。   (七)深圳高新区北区未来产业集聚区。位于北环大道以北、南海大道以东、广深高速以南、沙河西路以西围合的区域,规划用地面积2.5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打造产业更高端、资源更集聚的综合性未来产业集聚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集聚区现已有 高新技术企业199家,如海能达、海普瑞、太太药业、先健科技、莱宝高科、丹邦科技等,到2020年,预计总投资500亿元,形成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未来产业集聚区推进措施   在集聚区建设过程中,从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空间优化、配套完善、加强融资支持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加快推进,引导要素集聚,全力推进集聚区规划建设。   (一)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按照“谋划一批、新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思路,全力推进集聚区重大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将集聚区内重大工业项目列入全市重点推进的重中之重工业项目范围予以重点协调推进。对重点企业和项目提供便利直通车服务。   (二)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管建设也要管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手段,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三)强化产业空间载体支撑。将集聚区土地整备项目列入年度土地整备计划。鼓励集聚区旧工业区改造升级。加快落实产业用地竞买资格审核、城市更新等审批事权下放工作等。   (四)完善集聚区基础配套建设。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区内企业打造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集聚区服务水平。   (五)加强对集聚区企业融资支持。组织“金融服务入区”活动,加强产融衔接,加大对未来产业集聚区优质企业、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集聚区建设运营。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bhah.cn/news/show.php?itemid=517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951186774@qq.com。
0相关评论
 

(c)2008-2024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05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