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商汇B2B供求信息平台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创业故事 » 正文

玩游戏也能上大学?这事儿或许是真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3 16:01:39    浏览次数:531    评论:0
导读

近日,记者在郑州高校随机采访了10位大学生,他们均表示平时会抽空玩玩游戏。对于高校要设ldquo;游戏rdquo;专业,他们中超过半数表示不太意外、能接受。  建议  ldquo;游戏rdquo;玩出

一直以来,打游戏都会被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荒废学业”。但明年起,电子竞技将被“正名”,跟体育、工商管理、英语等专业一样走进大学课堂。日前,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增补了13个专业,自2017年起执行。其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在列。这意味着,将来通过“玩游戏”也能上大学?

玩游戏也能上大学?这事儿或许是真的!

  发布   教育部增补13个高等教育专业   玩游戏也能上大学?这事儿或许是真的!   9月2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13个增补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代码670411,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   通知中明确,新增专业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含高等专科学校、其他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将于2017年实行。也就是说,在明年一些高校就可以自主设置“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   在今年,内蒙古一所高职院校就已经开辟先河,该校开设了国内首个电子竞技专业——专业招生简章特别标注:学院聚集了国内最 战队的教练员和战术分析师,旨在培养专业电竞选手、电竞教练员、战术分析师。   背景   电竞产业发展迅猛,产值已超500亿   教育部为何批准高等职业学院开设这一专业?相信跟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现状有关。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竞技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大批资金投入电子竞技市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于2011年8月宣布将强势进入电子竞技产业。2015年10月24日,中国移动电竞联盟成立,王思聪成为第一届联盟轮值主席。在体育运动竞技层面,电子竞技也早已获得国家管理部门的认可。   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人士介绍,截止到2015年,全国共有9700万电竞爱好者,电竞产业相关产值超过500亿元人民币。“截至去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 别综合性赛事有4项,各类省市级赛事有数十项。由商业公司举办的比赛更是难以计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里约奥运会已经结束,但关于电子竞技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新闻仍未平息。8月份,国际电子竞技联盟已提交“入奥”申请书。也就是说,将来游戏打得好,也可能走上国际赛场,为国家赢得一枚奥运 。   观点   社会有需求,开设“游戏”专业是顺势而为   通知一经发布,就引发讨论。有很多人担心,开设这一专业,会让一些爱玩游戏、有网瘾的学生,找到“堂而皇之”的理由。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有2404万余人;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有1800余万人。   “‘网瘾’人数如此多,这个政策会不会成为学生自我放纵的理由,或促使他们产生错误认知?”不少家长担心。   也有人表示支持。早在2003年,电子竞技就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并在2008年被重新定义为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既然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项合法体育运动,就需要相应的管理与服务人才。”北京一家电子竞技俱乐部工作人员小秦说。   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增补的“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主要涉及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社会有哪方面的合法需求,就应该针对这一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   小秦也说,近年来,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需要具体的运动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这本来不应该由教育部门来设定专业目录,而应该由高校自主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开设这方面的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学生   如果能重来,会考虑选择“游戏”专业   高校将来或许会设“游戏”专业,也牵动了不少在校大学生的心。   19岁的小宋,是郑州一高校大二学生,虽然是女孩,但她是个十足的电玩“粉”,微信朋友圈、QQ空间里,随处可见她分享的游戏内容,她还是国内一个英雄联盟战队的铁杆粉丝,为看比赛自费去另一个城市。   “如果可以重新考一次大学,我肯定会选择‘游戏’专业,不仅仅是个人爱好,更因为要是成为一个职业电竞选手的话,比较有‘钱途’。”小宋毫不避讳地说。   记者了解到,跟电子竞技俱乐部签约,并以此为主要职业的玩家都可以被称为职业电竞选手。目前,国内像这样的选手规模在千人左右,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两部分:一是俱乐部每个月发的固定工资,二是比赛奖金。普通选手月收入在两万到三万元之间,部分 选手还有直播合同作为收入来源,年收入有的高达六位数甚至七位数。   近日,记者在郑州高校随机采访了10位大学生,他们均表示平时会抽空玩玩游戏。对于高校要设“游戏”专业,他们中超过半数表示不太意外、能接受。   建议   “游戏”玩出水准不易,选“游戏”专业须谨慎   业内人士表示,教育部门增补电子竞技专业的出发点是好的,旨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国家的电竞行业培养人才。但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并不是鼓励学生沉迷游戏,就如同学校开设葡萄酒专业,不是纵容学生酗酒一样。   “就是玩,也要看是消磨时间的玩,还是玩出专业水准。有的人玩网络游戏,耗费青春时光,而有的人‘玩’游戏,则玩出游戏软件,玩出互联网公司。”小秦说,其实要想成为 的电竞选手,把游戏玩出水准还真不容易。   对此,我省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在受访时建议,学生在选择电竞行业的时候还是需要谨慎,不能只凭兴趣爱好,得考虑到未来的就业情况,自己在电竞方面的潜力,不能以玩游戏也能上大学对自我进行放纵。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bhah.cn/news/show.php?itemid=394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951186774@qq.com。
0相关评论
 

(c)2008-2019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0592号-2